您的位置 : 每临文学网 > 航海在大明 > 《航海在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第2章煮盐

《航海在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第2章煮盐

时间:2023-03-04 19:29:41作者:中华田园牛

小编为大家推荐一部叫做《航海在大明》的小说,作者是中华田园牛,中华田园牛文字功底深厚,所描绘的故事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主角刘晋孙二娘形象生动,个性突出,以下是第2章煮盐的内容:这4斤盐才卖20文,算下来这一文也不过才5文钱。可是刘晋知道,这......

航海在大明

推荐指数:10分

《航海在大明》在线阅读

《航海在大明》 第2章 煮盐 在线阅读

这4斤盐才卖20文,算下来这一文也不过才5文钱。

可是刘晋知道,这盐在古代可是和铁一样,属于官方专卖,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较昂贵。

按市价一斤最少也能卖到二分银,相当于五十文。

现在赵黑山等人煮出来的盐仅仅只能够卖5文钱,等于被扣掉了九成。

“有几文就算不错了,至少能够有口饭吃。”

赵黑山一边说也是一边忙个不停,煮一锅盐要3个时辰左右,他一天从早到晚差不多能够煮两锅。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给唐老爷抽水?”

刘晋看着累的直不起腰的赵黑山,忍不住问道。

“我们不是灶户,按理来说我们是不能煮盐的,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不煮盐的话都要饿死。

这抽水也不全是给唐老爷的,他需要和县老爷这边打好关系,让上头对我们煮盐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黑无奈的叹了口气。

“又是这该死的户役制度!”

刘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

明朝将户籍分成很多种,什么军户、匠户、灶户等等几十种。

并且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也就意味着爷爷是什么,儿子就是什么,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

朱元璋企图用这样的一种制度来维持整个明帝国的千秋万代,搞得和印度种姓制度差不多,把一些人的出身都给固定了。

想要煮盐就必须拥有灶户的身份,但是灶户并不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因为灶户只能够煮盐为生,日子比起一般的老百姓还要更清苦。

灶户的盐只能够卖给官府,价格被压到了极点。

官府在转手将这个盐一卖,轻轻松松就能够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所以这也就滋生了私盐贩子的出现。

下河屯的村民因为不是灶户,所以是不能煮盐的,但任何的制度都是人去执行的,这唐老爷负责和县老爷这边联络,银子给足了,自然也就没人管了。

当然,毫无疑问,这个唐老虎肯定是从中吃的饱饱的,从这个抽水来看,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被他抽走,其中的到底有多少进了他的口袋,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刘晋轻轻的扣下一点粗盐,然后放到嘴里尝一下。

“呸~这盐好难吃啊。”

很快,刘晋就赶紧吐了出来。

这粗盐的味道实在是太差了,后世雪白、雪白的精盐吃起来只有盐味,并不会有其它的杂质味道。

但是这粗盐吃起来,盐味很淡,苦味、涩味却是占了大头。

“我们煮的海盐当然比不上池盐,井盐,更别说和只有那些地主老财才能够吃得起的青盐了。

不过池盐、井盐价格是海盐的一倍,最好的青盐更贵,要两三百文一斤,不能比。

但是这些盐的产量却很少,我们的海盐虽然味道不好,但是产量却很高。”

听到刘晋的话,赵黑山笑了笑,露出一口黑白的牙齿,将各种盐都说了一遍。

“黑山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些东西?”刘晋没想到赵黑山对贩盐的生意了解这么深。

“是来我们村里面收盐的那些盐贩子跟我们说的,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是做这个为营生,自然是清清楚楚。”

赵黑山笑了笑说道。

“这青盐能够卖两百多文一斤,是其它盐的很多倍啊,你这青盐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晋点点头,接着想起他刚刚说的青盐可以卖两百多文一斤,这个价格比起这粗盐了贵了十多倍,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我哪里知道青盐长什么样,这青盐据说都是那些官老爷、地主老财们才用的起,富贵人家的人据说用这青盐在早上的时候刷牙齿。”

听到这里,刘晋大概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青盐价格昂贵,应该是这种盐含有的杂质比较少,味道比较纯正,再加上产量有限,只能够供应给有权有势的人使用,所以这个价格自然就非常贵了。

或许这是一条不错的发财道路。

如果将这个粗盐提纯得到后世的那种白雪精盐的话,按青盐的价格来算,这一斤盐两百多文,那至少来说发财应该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想到这里,刘晋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来。

对粗盐进行精炼,无非就是分成两步去走。

一种是祛除不可溶性的杂质,将粗盐进行粉碎,碾压成为粉末状,然后将它重新熔化到水中,接着利用过滤的办法,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给祛除。

经过这样的一个步骤,粗盐当中含有的泥沙、贝壳粉末等等之类的东西就可以祛除掉。

至于要祛除掉可溶性的杂质,这个就要涉及到化学反应的。

刘晋虽然是个学渣,但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知道的,多试验几次,总能够找到办法将这些杂质给祛除掉,提炼出精盐来。

“黑山叔,能不能卖两斤粗盐给我?”

有发财的路子,刘晋自然是想要尽快摸索出来。

没有钱财的话,根本就难以和这个唐老虎相抗衡,只有有钱了,才能够有更多的办法来对付这个唐老虎。

赵黑山一听,立刻就拿起铲子用一个小罐子足足装了好几斤盐进去。

“黑山叔,我这只有10文钱,你先拿着,不够的回头我补上。”

刘晋自然是不会白拿赵黑山的东西。

但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所以身上仅仅只有10文钱。

“黑山叔,这钱你一定要收着,你不收的话,这盐我就不要了,我找其他人买去。”

刘晋见赵黑山推辞,硬塞10文钱给到了他手里,抱起小罐子盐就往海滩这边走去。

“走,虎子。”

“一起去海边抓螃蟹。”

一边说一边对着后面愣头愣脑的赵二虎说道。

“好咧~”

赵二虎一听,立刻就咧着个大嘴巴,屁颠、屁颠跟着刘晋去海边抓螃蟹。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污染,海边的环境非常的好,海水很蓝、很蓝,海天相连之间波涛汹涌,让人心旷神怡。

海边的沙滩,沙子非常的干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非常多,螃蟹也是很常见,其中大个的螃蟹也不少,随处可见,很容易就能够抓到,在一些有岩石的地方,那更是非常多。

在这个片帆不得下海的古代,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甚至于刘晋行走在在海边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一条条已经死掉的海鱼被海水冲到了沙滩上。

“为什么要禁海,放着这样的宝库不去利用,偏偏要死磕在那一亩三分地上面。”

抓螃蟹抓累了,刘晋坐在海边礁石上面,看着眼前的广阔海洋,忍不住直摇头。

这海洋之中还有无数的宝藏,海洋贸易的利润非常惊人。

宋朝虽然军事积弱,但宋朝因为重视海贸,所以有财政非常充裕。

大明朝的一匹丝绸,一件景德瓷器如果能够运到西方去,它的价值足以和黄金媲美。

想到这里,刘晋看着大海,雄心壮志熊熊燃烧:

“明朝,就让我从这片大海开始破局吧!”

航海在大明

航海在大明

作者:中华田园牛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一个时期,经济萌芽出现,更是让一些人开启了航海时代。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