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窝里的金凤凰》 第1章 在线阅读
2007年,沈家村发生了两件怪事。
一是,当年中考的第一名是村里的一个傻子。
二是,当天下午,那傻子家就被扒了房子。
而我,我就是那个考第一名的「傻子」。
1
1993年,我出生在农村。
那个年代,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
女娃子的降临,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就算我奶奶哭天喊地,也改变不了我是个女娃的事实。
不仅如此,我还体弱多病。
从出生开始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
咳嗽变肺炎,发烧必感染。
一个月有两天必定要往医院跑。
一天是我妈发工资的日子,一天是我爸发工资的日子。
钱花完了,病就好了。
奶奶说,瞧我这副烂身子骨,怕是活不过三岁半。
但我就像棵小草,脆弱又顽强。
跌跌撞撞长到三岁半,我还好端端的活着。
奶奶眼见我死不掉,二胎彻底没了希望,就开始撺掇着我爸离婚。
当时的计生委查超生很严格。
下午被查出来,晚上房子就被扒了。
超生是绝对不行的,但据说要是夫妻俩离婚了,女方把孩子带走,男方就能再生一个。
为了能有个孙子,我奶奶把三个儿子家都搅得人仰马翻。
说来也好笑,她有三个儿子,一个接一个的结婚生子。
可就是没有一个儿子生的是男孩儿。
我那远嫁的小姑姑,倒是生了个男孩。
可他不姓沈啊。
奶奶常念叨,我不信老沈家这辈子就生不出个男娃来。
后来有一天,她破天荒的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然后跟我妈嘀咕道:「我知道你跟小刚感情好,舍不得跟他离婚,但老沈家也不能绝后了呀,算妈求你……」
那天之后,我不被允许开口说话。
只要我在别人面前说话,就会被打手心。
也经常被揪头发,拔睫毛。
那是钻心的疼,眼泪会混着睫毛一起流下来。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能跟同学说话。
要装傻充愣扮哑巴。
要是控制不住,就会被奶奶拿着藤条打。
我身上到处都是伤口,被打的,被掐的,还有烫出来的。
老师发现后问我,我害怕说了被打,于是就摇头装傻子。
2
这样过了一年,我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
奶奶带我去了医院。
我第一次见到那么仪器和设备。
还要做很多测试题目。
那些题目我都会,但为了不挨打,我只能乱写一通。
几天后,奶奶拿着一张纸回来了。
她一个文盲却能喜滋滋的念出「智力水平低下」这几个字。
她眉飞色舞地对着我妈说:「这下好了,你跟小刚再努努力,要是能生个男娃,那就是咱们老沈家的大功臣!」
那天晚上,我妈抱着我哭了许久。
她一直摸我的头,嘴里念叨着什么。
当时的我还太小,对一切都懵懂无知。
我不知道「智力水平低下」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只记得,第二天爸妈就都出门了,说是去村里开证明。
而大伯母则摸着我的头,不停的说:「可怜的孩子」。
我感受着她滚烫的泪水,滴落在我小小的手心里。
上小学以后,因为不能说话,同学都叫我「小哑巴」。
我从来不敢反驳,因为奶奶就在不远处盯着我。
她手里拿着洗衣服的木棒,好像我只要一开口,它就会立马打在我身上。
那段时光里,爸妈的心情似乎很好,对我也亲热起来。
爸爸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我是他的福星。
我受宠若惊,要知道他从前都不怎么瞧我一眼的。
直到有一天,妈妈带着一脸喜气回了家。
她手里拿着一张纸,爸爸看了以后,兴奋地把她抱起来转了好几圈。
那天,我吃到了这辈子最难忘的一道菜。
鲍鱼烧鸡。
一整只鸡和鲍鱼一起烧,鸡腿和鸡翅都分给了爸妈,四个鲍鱼他们一人两个。
奶奶分好菜后跟我说,这道菜的精华全在卤汁里,于是她给我挖了一大勺汤汁。
鲜美的汤汁伴着米饭特别好吃。
我连着吃了三大碗,撑得直打嗝。
睡觉前,我妈把我叫去厨房,她小心翼翼地从碗柜里拿出一个小碗。
「晓晓,快尝尝,可好吃了。」
一只小小的、凉透了的鲍鱼,躺在碗底,即使裹着酱汁也掩盖不住它的腥味。
但我还是一口一口的吃了。
我妈在一旁看着,微笑道:「好吃吗?」
我点点头,她说:「在妈妈面前,你可以说话。」
我再次摇了摇头。
我实在不敢开口说话,因为上次我被开水烫了一下,痛得喊了出来。
奶奶听到了,直接抓着我的手,把手上刚烫出来的水泡掐破了。
那种疼痛让我瞬间大哭起来,可我妈却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后来,我的手腕上多了几块黑色的疤痕,怎么也去不掉。
长大后,那道菜经常出现在宴席上,很多人都喜欢它的味道。
但我却再也没有动过筷子。
对于儿时的我来说,那只鲍鱼是妈妈少得可怜的母爱。
随着时光流逝,它失去了颜色和味道,成为一道碰不得的伤疤。
3
半年后,弟弟出生了,取名沈旭。
从他出生开始,我不太幸福的独生女生活也就彻底结束了。
奶奶整天将他抱在怀里,走到哪里都说这是我家老沈家的独苗。
每天下午,她会抱着弟弟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然后故意在三叔和大伯家门口晃悠。
「还是我二媳妇有本事,老大和老三家的都不顶用,连儿子都生不出来。」
大伯母脾气爆,听到后就立刻怼回去:「抱着你的金孙子离我家远点,我再没用,也不会为了生儿子让女儿装弱智!」
我从小就羡慕堂姐沈风,她不仅有漂亮的衣服裙子和精致的洋娃娃,还能学钢琴、学跳舞……
同样是女孩儿,她被我大伯和大伯母疼爱着,而与她一墙之隔的我,却动辄挨打受骂,还不被准许说话,只能装傻瓜。
那道墙不仅仅是隔着我们两家的围墙,还是将我和她分隔开的命运之墙。
有了弟弟之后,我妈就回到了之前的厂子上班。
那是一家制造积木,做小孩玩具的工厂。
我才知道,原来我妈是可以用加班时间兑换玩具的。
她第一次拿回来的玩具是一个小小的城堡,里面住着一家三口,非常精致。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奶奶看见后,一把抢走,塞到了弟弟的手上。
「一个丫头片子玩什么玩具,这是你妈专门给你弟弟带的!」
我妈愧疚的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弟当时还不太会走路,拿到手的东西要么往地上丢要么就塞嘴里,不一会那个小城堡就被他摔成一地残渣。
奶奶却拍手叫好:「真棒,我们旭旭以后肯定是个男子汉,不像小姑娘似的,净喜欢这些玩意儿。」
我看着一地的城堡碎片,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于是破天荒地问我妈一句:「为什么你以前从不带玩具回来?」
我妈躲开我的视线:「你小时候身体不好,老是看病吃药,加班的工时都换成工钱了,前两年你弟弟还小,这些东西都太精细了,怕他误食。」
听着好像也的确是个理由。
奶奶坐在竹椅上冷嘲热讽:「你是看你大姐姐有玩具心里嫉妒吧,我告诉你,你大伯母没儿子,以后有的是苦头吃!」
「你把你弟弟伺候好了,以后他有出息,你也跟着享福!」
「还有,你给我少说话!咱们家生了儿子不知道多招人恨呢!你小心被别人举报,到时候房子被扒了,你住都没地方住!」
因为那张智力水平低下的鉴定书。
我从哑巴变成了同学口中的智障。
他们把粉笔磨成灰,倒进我的水杯里。
把一些恶心的,没有毛的动物塞进我的抽屉里,然后在我惊叫的时候发出嘲笑,说原来哑巴叫得这么难听。
老师最多也就是在看到的时候,口头批评几句。
有一次放学路上,班里的男生朝我扔了块石头过来,正巧被奶奶看到。
他们本来有些慌张,谁知我奶奶只是笑着拍了拍那男生的肩膀:「这孩子长得真壮实,我家沈旭也能长得这么高就好了。」
农村的孩子最会察言观色。
大人的态度让他们更肆无忌惮。
4
读到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大事。
我爸的工作丢了。
对于养着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天正好老师来家访,说起我考试的事情。
说我考试题目一题不会,家里对我的病情有没有什么治疗手段。
我爸当着老师的面,直接发脾气道:「什么手段!她就是个傻子,读什么书!」
我妈附和着点点头:「是呀是呀,她这样子念书也没用,我们不念了。」
谎话说多了,连他们自己都信了。
他们早就忘了,我比其他孩子都早会说话,在别人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已经会背诗了。
时至今日,大伯母还常对我大伯感慨。
说我爸妈造孽。
老师走后,堂姐拉着我去玩。
她特别爱跟我玩,因为我从来不会像别的小孩一样吵闹。
她兴奋地跟我说着她在街上看到的新奇事物。
我听得很入神,虽然我已经上六年级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上过街。
堂姐每个星期都会去街上补课。
她撕了一块奶油面包递给我。
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面包,就连长大后吃那些昂贵的私房面包,也不及它的美味。
我吃的很快也很急,因为我听见奶奶在隔壁叫我回去带弟弟。
大伯母对着门口骂道:「三个大人都干什么吃的?连一个孩子都看不住?」
说完转身递给我一瓶牛奶,叫我慢点吃。
「面包好吃吗?」大伯母轻声问我。
我点点头。
「城里面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你想不想以后天天都吃?」
我再次点点头。
「只要你好好读书,以后就可以去城里,每天都可以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大伯母看你每天回来的路上都在看书,学校里老师说的那些,你都听得懂对吗?」
「等你以后去了城里就知道,不是只有男孩子是宝贝,像我们晓晓这样聪明的女孩子也是宝贝。」
5
我一直记着大伯母说的话。
上课的时候也更加认真。
因为我希望每天都能吃上好吃的面包。
有时候回到家,我会拿着报纸看上好几分钟,但弟弟总会抢走,一把丢到锅炉里。
这时候的沈旭已经上学了,他能听懂旁人的话,也学会了看不起我这个有点傻的姐姐。
「看什么看,你看得懂吗?!」
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都会站在旁边帮腔:「就是,你又看不懂,不如拿来给我们乖乖烤地瓜吃。」
这时候我已经长个子了,十二三岁就有一米六的个头,站起来比奶奶还要高出半个头。
我冷眼盯了她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隐约听见她在我背后念叨:「这傻子真是越来越阴气了。」
我在外面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默写诗文,堂姐就在旁边看着。
看见有人来了,她就一脚踩在我写好的字上,骂道:「画什么鬼东西呢!」
又一次家访。
这次老师是为了沈旭来的。
我妈特意早下班回来陪着老师说话,一口一句「您放心」「我一定在家多督促孩子学习」。
回头看见我站在堂屋,便向老师不好意思的笑笑。
「这是沈旭的姐姐,叫沈晓,脑子有点问题,所以政府才破例让我们生了老二。」
老师点点头:「这孩子我知道,以前也教过她的。」
「对了,学校有没有跟你们聊沈晓上初中的事啊?」
我妈尬笑两声:「哎呀,她这脑子又不会读书,还要上什么初中啊。」
老师无语道:「这么小的孩子,不上学干嘛呀?而且学校里成绩好的差的都有,这没什么,况且……」
「让她待在学校里,不是也省的你们照顾了么?」
我妈看我一眼,说道:「她爸爸在镇上有个卖鱼的摊子,等这学期过了,就让她去帮忙了。」
「她这么小能帮什么忙?九年义务教育,孩子还是得去读书的,而且也不花钱。」
我妈笑笑:「也不是钱的问题,主要家里还有一个小的,她奶奶年龄大了嘛……家里需要她帮忙照顾的。」
老师一怔:「她这样能照顾谁啊?」
「可以的,我们晓晓很乖的!」
送走老师,我来到我妈面前,难得开口提了自己的意愿:「妈妈,我想读书。」
我妈出去东张西望了一番,确信没人之后,把我拽进厨房。
她拉着我的手,苦口婆心道:「晓晓,妈妈不是不让你读,但你现在这个样子,就算上了初中,也不可能再上高中,还不如早点帮家里做事。」
我看着她的眼睛问:「我什么样子?」
「我可以读书的,我看过他们的考卷,我都会做,而且能做得很好。」
「我也看过堂姐初中课本,那些课文我都能背下来,数学我觉得不难,只要让我正常上学,我一定能考上高中的。」
「我想要读书,妈妈,我真的想要读书。」
听了我的话,我妈似乎有些动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