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每临文学网 > 小说列表 > 都市 > 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

更新时间:2025-11-23 12:35:51

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 连载中

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

作者:情义分类:都市主角:江承轩朱棣

《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是情义的最新作品,故事由主角江承轩朱棣展开,作者文笔极美,能够将主角形象描绘的很生动,个性也很明显,以下是《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全文内容:穿越大明,江承轩成了建文帝安插在朱棣身边的内奸。朱允炆密旨加急:“盯紧朱棣,伺机除之,事成封你国公!”江承轩看着密信冷笑:“傻子才跟你混!削藩削得天下大乱,这皇位你坐得稳?”转头就对朱棣表忠心:“王爷,臣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暗淡,取而代之者,正是您这真龙天子!”朱棣挑眉:“你不怕本王砍了你这建文细作?”江承轩掏出早已备好的《靖难计划书》:“王爷,臣带的不是脑袋,是您的登基密钥!”敌军动向?提前预知!粮草危机?一键解决!朝堂算计?反手打脸!朱棣登基大典上,望着百官之首的江承轩,笑道:“没有你辅助,朕坐不上这个位置。”...展开

精彩章节试读:

“世子可效仿前朝工坊之制,设立神工局。”

“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专门钻研火药与火器改良。”

江承轩指尖点着图纸。

“凡有新突破者,不仅给予重赏,还可授予官身,荫庇子弟。”

“更要让匠人记录实验过程,写下总结报告。”

“把爆炸范围、引线燃速、威力变化一一归档。”

“如此才能不断精进。”

朱高炽越听越心惊。

只觉得眼前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本以为此行,只是为了拿一份火药配方。

没想到江承轩所思所虑,早已超出了匠人的范畴。

从如何激励匠人分享技艺,到如何维护其利益。

再到设立专门的学堂传承知识。

把零散的经验系统化、规模化。

这些哪里是一个王府该考虑的事。

分明是帝王治国的格局!

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了。

朱高炽早已没了最初的急切。

反倒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直到江承轩停下讲解,他才如梦初醒。

捧着厚厚的一摞资料,郑重向江承轩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燕王府密室。

烛火摇曳,气氛凝重。

朱棣一言不发,指尖捏着那份火药配方。

目光死死盯着旁边的实验数据。

朱高炽在一旁轻声解释。

把爆炸半径五十米,三米内碎石飞溅,五米内可震碎夯土墙等关键信息全部说明。

数据详尽得惊人。

不同距离下的杀伤力,引线点燃的精准时间,燃烧速度的变化。

甚至,还有后续的改进方案。

比如在火药包中掺入铁钉、金汁,以提升杀伤力。

虽未亲眼见证爆炸威力,但朱棣仅凭这些数据,已能脑补出战场画面。

他七岁就接受军事训练,多次随父北伐殴打北元。

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悍将。

比谁都清楚这改良火药的颠覆性。

这意味着。

面对敌军的集团冲锋,他们无需再用血肉之躯抵挡。

只需扔出几个火药包,就能直接撕开对方阵型。

意味着在未来的靖难之役中。

燕军将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此人,有大才!”

朱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胸腔中翻涌着激动之意。

他看向朱高炽,语气斩钉截铁。

“务必要把他收归到我们这边。”

“能让他归心,则大事可成!”

“父王,如果......如果他不肯归心呢?”

朱高炽迟疑着问道。

“那就杀了!”

朱棣目光暗沉下来。

脸上浮现一抹毫不掩饰的凶残与狠辣。

一句话让密室中的温度都降了不少。

朱高炽身躯一颤,连忙点头。

“儿臣明白。”

“父王如今装疯扮傻,他想必早已看穿。”

“但他知情不报,想来是早有投诚之意。”

“不如直接挑明,如果他愿意归顺,那就留在王府得以重用。”

“如果不愿,那......”

朱高炽话未说完,但任谁都明白意思。

朱棣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好。”

“不妥。”

一旁的姚广孝忽然开口。

“王爷,既然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世子出面,未免显得我燕王府诚意不足。”

“王爷当亲自出面,以示重视,方能让其归心。”

朱棣目光看向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我亲自出面?”

“是。”

姚广孝颔首点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何况是此等能改易战局之人。”

“王爷亲往,方能显其分量。”

“让他知晓,燕王府对他是真心相待。”

朱棣沉默片刻。

然后,重重点头。

“好!”

“便依道衍之言,我亲自去会会这位江先生!”

江承轩,必须争取!

这绝非只因江承轩造出了威力惊人的火药。

更关键的是,江承轩带来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从研发机制到奖惩制度。

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朱棣看透了江承轩的价值。

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

而是萧何那般能稳固后方,革新根基的治国之才。

这般人才,值得他亲自出面招揽。

其实江承轩先前的顾虑,倒是有些多余。

朱棣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手底下最缺的就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管他是投诚而来,还是朝廷安插的眼线。

只要有能力便值得重用。

当然,必要的提防,也绝不会少。

第二日清晨。

燕王府的演武场上。

朱高炽声音带着几分殷勤。

“师傅!师傅!”

他对江承轩改了称呼,从生分的江师傅变成了亲近的师傅。

对江承轩的态度越发恭敬。

走近一看。

只见江承轩围着一辆奇特战车摆弄。

战车上并排绑着数杆三眼火铳,造型古怪。

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威慑力。

“师傅,这是何物?”

朱高炽好奇地凑上前,伸手想要触碰,又怕弄坏了,只能悻悻收回手。

江承轩手中的,正是经他改良后的终极版三眼火铳战车。

这设计源自万历年间,火器专家赵世祯的改造思路。

赵世祯曾强化三眼火铳的威力,但导致后坐力激增。

于是将其装在战车上。

以战车承受后坐力,形成威力惊人的火炮鸟铳。

原版存在弊病。

发射数次后便黑烟弥漫,遮挡视线,大幅降低射击效率。

这一点,江承轩借鉴戚继光的治军之法补足。

只需设队长监督,要求士兵保持铳口平放射击。

即便看不清敌人,也能以平行弹雨形成覆盖杀伤。

除此之外,江承轩还做了两处关键改良。

一是利用弹簧增强战车,对后坐力的承受能力。

把有效射程提升至一百二十步。

二是设计成可拆卸结构,方便运输。

解决了原版笨重难携的问题。

至于瞄准?

江承轩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要的不是精准射击。

而是足够的射程与爆炸覆盖范围。

靠密集弹雨形成碾压。

“这是为师最近研究出来的东西。”

“我叫它为火炮鸟铳。”

“正好你来了,一起测试下威力。”

江承轩笑着解释,目光忽然落在朱高炽身旁的男子身上。

“这位是?”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